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GCP)是2001年成立的国际研究项目,致力于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其核心是深入理解全球碳循环,包括生物物理和人类活动维度及其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由约12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协作撰写,每年发布同行评审报告。
2024年全球碳预算报告
清华大学: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深入分析全球碳中和目标、技术及国际合作进展等
双碳入门一本通+碳管理师公式秘钥超全双碳基础知识+各层面碳核算公式/气候金融投资分析与估值扫码回复【碳预算】即可获得
(内部学员联系专属辅导员即可)
2001年全球碳计划建立,旨在量化全球碳排放及其原因,促进对全球碳循环的理解,汇集了排放专家和经济学家等共同应对温室气体浓度上升问题。
2006年开始,全球碳计划每年发布基于现有方法学的同行评审报告,对全球碳循环进行全面评估,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2006年底,研究人员指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0年起急剧增加至每年3.2%,引发关注。
2010年,全球碳计划与《自然地球科学》合作的研究揭示世界海洋每年吸收23亿吨二氧化碳。
2011年,其分析报告称2010年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跃升幅度达创纪录的5.9%,且煤炭燃烧占排放增长的一半以上,同时还预测了温室气体排放将按IPCC最坏情况发生。
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达成后,全球碳计划的研究为各国制定减排目标和实施气候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全球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 。
2024年发布的《2024年全球碳预算》报告显示,全球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增长0.8%,总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过去十年趋于稳定,但还不足以使全球排放量步入持续下降轨道,为全球气候治理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量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及其成因,全面了解全球碳循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收支预算,以及城市、区域、累积和负排放等方面的补充研究。每年发布的《全球碳预算报告》,整合最新数据和分析方法,对全球碳循环进行全面评估,如2024年报告指出全球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0.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422.5ppm等。为全球各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参考,如各国依据报告数据调整减排目标和策略,推动能源转型、植树造林等行动,助力全球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以开放透明的方式收集、分析和发布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其数据集可通过官网及出版物获取,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开展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全球碳预算报告》是由全球碳计划的国际科学家团队撰写的年度报告,具有重要意义,自2006年起开始发布,每年更新一次,2024年的报告于11月13日以预印本形式发布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期刊上 。
该报告整合了最新数据和分析方法,对全球碳循环进行全面评估,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增长0.8%,总量达到374亿吨,其中天然气和石油排放量增加,煤炭排放量略有上升,水泥排放量减少。
全球因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维持在4.2亿吨的高位,不过自1990年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
陆地和海洋等碳汇努力吸收部分排放,但仍不足以抵消排放量,2024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预计达到422.5ppm,较2023年上升2.8ppm。总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过去十年趋于稳定,但当前的减排努力还不足以使全球排放量步入持续下降轨道。
在国家层面,经合组织国家化石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速度加快,非经合组织国家排放增长放缓。为全球各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关键的科学数据支持,帮助各国明确自身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位置和责任,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减排目标和策略,推动全球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
全球碳计划的预测对各国制定减排政策有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其预测数据能让各国清晰认识到全球碳排放的现状与趋势,从而依据自身发展水平、排放占比等明确减排责任与目标。
如2024年报告显示全球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各国据此需调整减排目标,承担相应责任。
预测为各国政策制定提供方向指引,使其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如预测某国某行业碳排放将上升,该国可制定加强该行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若预测某地区可再生能源潜力大,可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发展。
预测促使各国加快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如预测显示化石燃料排放持续增长,各国会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研发、应用与投资,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各国可依据预测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新兴产业,对传统高耗能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球碳计划的预测使各国认识到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加强合作。各国可在技术研发、资金支持、经验分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援助,支持其减排项目,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经验等。
各国可将预测数据与实际排放数据对比,评估减排政策实施效果,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优化,提高政策科学性、有效性,形成政策制定、实施、评估、调整的良性循环。
全球碳计划由约12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协作,基于大量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数据,运用科学的模型分析方法,对全球碳循环进行全面评估,保证了预测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从过往的一些预测来看,其对全球碳排放的趋势性变化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例如2016年,其与东英吉利大学合作的研究显示,2016年全球源自燃烧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增幅预计仅为0.2%,前两年的年均增幅也都在1%以内,碳排放有望连续三年维持在接近零增长水平,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2024年的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0.8%,总量达到374亿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达到416亿吨,较2023年增长,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其对年度排放总量的预测是比较准确的。全球碳排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变化、技术突破、极端气候事件等。例如2024年亚马逊地区的严重干旱引发森林火灾,导致土地使用的碳排放量增加了13.5%,这一突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难以提前精准预测的。碳排放数据的获取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地区和行业的数据可能不够准确或完整,从而影响预测的精确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也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全球碳排放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全球碳计划的预测显示全球碳排放趋势持续上升,且能源领域是碳排放的关键部分。欧盟作为经济发达、能源依赖进口的地区,需要应对能源安全和减排的双重挑战。基于这些预测,欧盟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能源和气候政策。例如,其发布的“欧洲绿色协议”,目标是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至少减少55%,并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
这促使欧盟各国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如德国加速海上风电建设,制定了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GW的目标;西班牙也加大了对太阳能和风能的支持力度,通过补贴和优惠政策,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这些政策使得欧盟在可再生能源占比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据统计,2022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已经达到22%,并且还在持续上升,这对降低碳排放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全球碳计划对碳排放趋势的分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碳排放压力的预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需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其中,碳达峰的目标时间是2030年,碳中和是2060年。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
同时,中国还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在钢铁、水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
例如,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低碳转型,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在这些政策推动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为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全球碳计划有关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和碳排放需要紧急控制的预测,促使美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环保意识较强的州积极采取行动,尽管美国联邦层面的气候政策曾一度摇摆不定。加利福尼亚州制定了严格的减排目标,要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该州通过立法,建立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配额管理。
同时,加州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建设充电桩基础设施,并且在建筑领域推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达到一定的节能水平。
加州的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从长期数据来看,加州的人均碳排放从过去较高水平持续降低,其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些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对碳排放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全球碳计划作为提供科学数据和研究分析的重要项目,其重要性将越发凸显,会吸引更多国家和科研力量参与。
借助更先进的监测技术、更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以及更科学的模型算法,全球碳计划对碳排放的预测精度将不断提升,从而为各国政策制定提供更可靠依据。
其研究成果将更紧密地融入各国减排政策制定中,促使各国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等,推动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加速全球减排进程。
全球碳市场逐渐扩大和完善,全球碳计划将为碳市场的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助力建立公平、有效的碳定价机制,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全球碳计划将促进各国在科研、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碳技术和资金支持等。
通过推动全球减排,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全球变暖速度,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
促使各国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低碳、环保、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如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ESG行业资讯&学习交流群!群内会定期分享行业资讯、实用工具资料包、书籍推荐、大咖分享会、备考答疑、成功学员的经验分享等信息!
现在加入即领
【100份各行业最新ESG报告合集】
+
【各大行业ESG白皮书合集】
+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必备实操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