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一文了解!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历程、挑战与前景

  • 原创 2025-03-14
  • 品职教育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碳中和最前线 

海上风电是指在沿海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下海域的风电项目,其原理是利用海上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将海风动能转变为机械动能,再转化为电力动能促使发电机发电。


图片

图片

海上风速高、风功率密度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可达3-5MW,年利用小时数比陆上风电高20%-70%发电效率也更高,且不占用土地资源。海上风电场建设受噪音、景观、电磁波等问题限制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图片


海上风电距离沿海用电负荷中心近,可解决陆上风电消纳难题,且海洋面积广阔,风电场建设空间大,可大规模开发


今日重磅福利

图片2024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报告
图片2024年双碳领域最新研报合集

涵盖新能源、碳中和进展、碳金融、能源转型……

图片双碳入局先修课+碳管理师通关攻略
理清“碳”的底层逻辑,多维度全面了解双碳知识!

扫码回复【风电资料】即可获得

图片

(内部学员联系专属辅导员即可)


图片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史


前期探索


图片


2007年11月8日,我国首座海上风电项目在渤海绥中油田建成发电,该项目安装1台金风科技1.5MW风电机组,实现了多项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拉开了我国海上风电开发的序幕


试验示范


图片


  • 2008年龙源电力在江苏组建海上风电项目筹建处


  • 2009年,龙源如东海上(潮间带)试验风电场首批两台1.5MW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 2010年9月,32MW潮间带试验风电场建成投产,实现全球潮间带风电“零”的突破。


小规模开发


图片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活跃了市场。这一时期单机容量从3MW提升至5MW,如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机组样机投运


规模化快速发展


图片


2020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306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期间适用于海上的大容量机型快速迭代,5MW实现批量应用,10MW时代开启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图片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位,并形成了完整的海上风电技术链、产业链。我国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且不断向深远海拓展


图片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优势


优势




图片 

资源丰富:


我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且海上的风湍流强度小、风切变小,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也比陆上更小,可大规模开发,向远海深海开拓的潜力巨大
图片 

发电效益高:


海上的风资源禀赋好,风速大、功率密度高,海上风电比陆上风电利用小时数高出20%至70%,发电效率比陆上风电高出20%-40%,单机容量更大,年发电量大
图片 

不占土地资源:


海上风电多建设在近海,无需占用宝贵的陆地土地资源,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更具优势。
图片 

靠近负荷中心:


我国许多用电大省临海,海上风电靠近电力消费地,可有效解决陆上风电面临的产与消的矛盾,降低输电成本,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图片 

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海上风电发展,如“十四五”相关规划强调要重点发展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推动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
图片 

产业链完整:


我国海上风电已形成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施工建设、运维管理等较为完整的技术链、产业链,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部分零部件产能在全球占比较高

图片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具体如下:

技术层面

关键部件与原材料依赖进口:风电机组的轴承、叶片原材料等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国产化率低,如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机主轴承国产化率仅33%,制约产业自主可控发展


大尺寸机组可靠性待验证:海上大尺寸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稳定性缺乏长期数据积累验证,而现有运行经验多在5MW以下


核心技术协同不足:电机组关键部件与整机协同不足,影响整体性能与效率提升


标准体系不完善:海上风电建设尚未形成完善标准体系,在勘查、施工、运维等环节缺少有效指导与规范

产业层面

产业竞争同质化:各地“一窝蜂”式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前期开发勘察不充分,项目与其他用海功能冲突,还造成竞争同质化,资源浪费,忽视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


用海权审批复杂:海上风电开发涉及海洋生态保护等,用海权审批协调管理难度大,影响项目推进


电网消纳压力大:海上风电集中式发展给局部地区电网造成较大冲击,而海上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也增加了电网消纳难度

图片

解决海上风电发展的技术难题的有效措施


解决海上风电发展的技术难题,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加强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海上风电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重点攻克关键部件国产化等核心技术难题,如轴承、叶片原材料等,提高国产化率,降低对进口的依赖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共同研发适合海上复杂环境的大容量、高可靠性风电机组,提升海上风电技术水平。


推动试验设施建设


建设大型海上风电试验场和实验室,模拟不同海洋环境条件,对风电机组的性能、可靠性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为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利用先进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等技术,优化风电机组的设计和布局,提高风能利用效率,降低尾流影响等。


提高施工与运维技术水平


研发和应用适应海洋环境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大型海上风电安装船、打桩机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建立完善的海上风电运维管理体系,运用智能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实现对风电机组的远程监控和实时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发展输电技术


加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海上风电输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海上风电场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解决海上风电并网消纳难题优化海上风电场的电网接入方案,加强海上风电与陆地电网的协调规划和运行管理,提高电网对海上风电的适应性和消纳能力。


图片


图片

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具体如下:


01

规划引领政策

制定明确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区域和实施步骤等,引导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立了海上风电重点建设的五大区域,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02

补贴与优惠政策

对海上风电项目给予投资补贴、度电补贴等,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高项目收益和投资积极性。同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减轻企业负担。


03

科研支持政策 

加大对海上风电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对研发投入给予税收抵扣、财政补贴等优惠,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04

并网与消纳政策 

制定海上风电并网管理办法,简化并网流程,保障风电项目及时并网。同时,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对海上风电的接纳能力,并通过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电交易市场等政策机制,扩大海上风电市场消纳空间。


04

金融支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海上风电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设立海上风电产业基金、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图片

世界其他国家的海上风电




丹麦

丹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其政府制定了明确且雄心勃勃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计划到2030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比过去增加两倍,到2050年风力涡轮机在北海的发展将达到顶峰,足以满足大约3亿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英国

英国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大,如1.2GW的Hornsea Project One是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之一,且在积极推进Dogger Bank等更大规模的项目


英国公司开创性地部署水下无人机检查风电场,其推出的世界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可执行复杂水下检查任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海上风电运维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德国

德国政府大力扶持海上风电,出台多项政策,计划在波罗的海和北海建造82个海上风力发电场,其海上风电未来将占到整个风力发电的25%


2010年建成投运了世界上第一个已并网的使用5MW风电机组的海上风电场Alpha Ventus,在海上风电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图片

中国海上风电的卓越案例


图片

案例1: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


作为亚洲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由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接勘测设计工作。该区域为软土地基,林毅峰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高桩混凝土承台群桩基础型式“长腿螃蟹”方案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且契合国内设备和施工经验,其设计方案还被国内多个风电场站借鉴应用,推动了中国海上风电技术的国产化


图片

案例2:福建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项目


全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且批量化应用了6台16MW海上风电机组。中车株洲电机为其提供16MW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该风电机组发电效率高、运维成本低,每年可生产16亿度清洁电能,可节约标准煤约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6万吨,还推动了大容量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的进步,相关技术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图片

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


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广阔,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国家和地方均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海上风电发展。


《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强调重点发展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等,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沿海各省市也制定了明确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范围广、风能资源更优。全球70%的潜在海风资源位于水深大于60米的深水海域,深远海开发潜力巨大,为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基础


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海上风电技术链和产业链,且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随着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图片
图片

一方面,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预计未来近四十年内,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占比需大幅提升,海上风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海上风电项目成本的降低和平价上网的推进,其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开发




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在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图片

同时,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ESG行业资讯&学习交流群群内会定期分享行业资讯、实用工具资料包、书籍推荐、大咖分享会、备考答疑、成功学员的经验分享等信息!

现在加入即领

【100份各行业最新ESG报告合集】
+
【企业ESG战略实践报告&碳管理指南】
+
【2024年ESG发展白皮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进群
图片

想要入局ESG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

图片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碳中和最前线 

图片
戳原文,领取0元ESG优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