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何李聊ESG ↓
2024年对于ESG来说是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各大交易所陆续发布了众多ESG报告指引和指南,这使得企业的ESG信息披露从一种自愿行为逐渐转变为强制行为。
面对如此多的指引和指南,企业该如何从中做出选择?又该如何撰写ESG报告呢?
今日重磅福利
聚焦企业CSR&ESG报告,分析可持续信息披露特征、评级结果及优秀案例等
扫码回复【25撰写】即可获得
(内部学员联系专属辅导员即可)
市面上有哪些ESG报告指引和指南?
2025年1月,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后文简称《指南》),作为对4月出台的《指引》的实践指南和解释说明。
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这些规定是企业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因为不遵循可能面临监管风险。
首先是适用范围
《指引》、《指南》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由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的三大交易所发布,适用于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
《基本准则》适用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上市公司,还涵盖了所有类型的企业。
其次是内容要求的差异
《指引》将披露内容分为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设置21个具体议题。
《指南》提供了《指引》的操作步骤和示例,尤其针对气候变化议题提供了详细的指南。
而《基本准则》从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方面对可持续信息的核心要素进行规范,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但没有提及具体议题。
(图片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最后是实施策略
《指引》采取了分步实施的策略,设置了过渡期安排,并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而《基本准则》将采取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从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扩展,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从定性要求向定量要求扩展,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扩展。
如何从众多指引和指南中做出选择?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行业特点与业务模式
其次,企业要满足监管与合规性的要求
第三,企业进行ESG披露要考虑利益相关方需求
首先是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方,他们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有较高的关注度。企业应选择能够满足投资者需求、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指引。
此外,企业还需考虑客户、员工、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选择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的指引,以增强与各方的沟通和信任。
最后,还要结合企业自身报告编制的资源与能力。
企业在选择指引时需要考虑自身在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编制方面的资源和能力。如果企业具备较强的内部资源和专业能力,可以选择要求较高的指引等。
对于缺乏专业能力的企业,可以选择有较多外部支持和指导的指引,如沪深北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这些指南通常提供了详细的编制步骤和示例。
新规下,ESG报告应该怎么写?
框架结构要遵循核心要素
在治理结构方面
企业应设立专责的管理小组,明确决策流程,展示对ESG相关事务的管理职能。
在战略部分
阐述企业将ESG纳入整体战略规划的思路,例如企业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业务拓展、产品研发等环节。
在风险和机遇管理部分
披露企业用于识别、评估和监控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的流程和相关政策,包括具体评估和监控的方法。
在指标和目标部分
披露用于衡量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管理绩效的指标,对设定的指标进行说明。企业还要披露设定的目标以及每阶段完成目标的进展。
适应我国特色的议题设置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考虑了我国特色的议题,设置了反贪污、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等21个具体议题。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关联度,对这些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
比如,制造业企业可能更侧重于环境维度的诸如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等议题;科技企业则可以在创新驱动和科技伦理方面多做阐述。
内容上注重信息披露的质量
结语
现在加入即领
【100份各行业最新ESG报告合集】
+
【各大行业ESG白皮书合集】
+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必备实操手册】
↓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何李聊E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