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政策解读:中央首次系统部署!全面绿色转型“路线图”来了!

  • 原创 2024-11-30
  • 碳中和最前线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碳中和最前线 ↓


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这是中国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对绿色低碳转型进行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

《意见》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政策“路线图”


本次《意见》彰显国家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5大领域


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3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化,对全社会绿色低碳化发展指明路径。


《意见》提出,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

让我们结合《意见》的内容,看一下全面绿色转型“路线图”吧。

今日重磅福利

国家能源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汇编
2024年最新发布!23个典型案例分析
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2024年ESG+双碳入门一本通

ESG&双碳知识点全汇总!从政策到实操全覆盖!


扫码回复【绿色路线】即可获得

(内部学员联系专属辅导员即可)

四大系列量化目标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7.9%

与2030年目标相比,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仍有7.1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未来太阳能、风电的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目前,我国能源生产主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耗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西部存在供需不平衡问题电网升级建设能够提升电力能源的输送能力,缓解区域间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方面的衔接协同。


同时,要建设智能电网,加快微电网、虛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


储能能够有效提升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解决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问题

自2017年以来,中国储能行业保持了高增长态势,特别是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增长迅速,从0.39GW增长至2023年底的3139GW,年复合增长率(CAGR) 达到108%,行业规模在六年内增长近百倍

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不断提升,达到39.9%


《意见》指出鼓励在气源可落实、气价可承受地区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


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汽车行业将承担大规模消纳新能源以替代石油消费的主力军作用。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实施政策支持推动绿色交通。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在该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67.4万辆和1876.6万辆。

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8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43.2%,比7月份加快6.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迈上新台阶。


《意见》强调要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


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


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五大领域(定性指标)


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内部、区域间的发展协调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系统谋划海洋开发利用,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和协同转型

推进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对资源型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数字化绿色赋能


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

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持续更新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健全产能退出机制

合理提高新建、改扩建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


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建设运行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

探索建立环境污染和气象灾害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科学分析、智能决策系统。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好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优化运输结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完善国家铁路、公路、水运网络,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

推进主要港口、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提高绿色集疏运比例、大宗货物的铁路、水路运输比重。优化民航航路航线,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


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高速公路沿线光伏。

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配送方式绿色智能转型。

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人行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做好绿色规划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建筑


在城乡的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转型要求。

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保护和修复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合理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强城乡气候韧性。推广绿色建造方式,优先选用绿色建材,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建立建筑能效等级制度。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

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降碳改造,推广先进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

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发展清洁低碳供暖。


同时,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优良作物畜禽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推进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

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


三大环节


1、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升级。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和碳排放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机制,强化节能监察。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加强水、粮食、土地、矿产等各类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

  • 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发展节水产业,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 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优化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提升海域空间利用效率。


  •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提高开采效率,加强低品位资源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化利用率。

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

2

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将绿色理念和节约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加大绿色产品供给

  • 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推行绿色制造、采用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回收利用资源,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

  • 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设计、采购、制造标准规范,加强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完善能效、水效标识制度,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 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认证机构监管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认证机构。


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适时将碳足迹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鼓励用户扩大绿色能源消费。

3

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预测、发现、评估和预警机制,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平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前沿科技项目。

着力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夯实绿色转型智力基础。


加快关键技术研发。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新型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开展多层次试点,推进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


《意见》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进行破题,作出了详细部署,为绿色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例如,财税政策方面,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

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

金融工具方面,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鼓励银行在合理评估风险基础上引导信贷资源绿色化配置。

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

碳管理及市场方面,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法规制度,适时有序扩大交易行业范围。

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加强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

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制定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

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

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

写到最后


《意见》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顶层设计文件,该文件的突出的特点是全面、绿色


把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从法律、规章制度、科技+政策制度+商业模式创新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好协同,安全转型,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


分阶段实现绿色转型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


相信在《意见》的指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一步塑造我国的发展新优势,打造更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ESG行业资讯&学习交流群群内会定期分享行业资讯、实用工具资料包、书籍推荐、大咖分享会、备考答疑、成功学员的经验分享等信息!

现在加入即领

【2024年全国ESG/碳重磅政策汇总】

+

【企业ESG战略实践报告&碳管理指南】

+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必备实操手册】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进群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碳中和最前线 

戳原文,领取0元ESG优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