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过一个号称超级恐怖的心理测试——98%的人都会给出相同答案,看到的人都很好奇,留言也是纷纷惊叹“好准!”咱们先来看一下:
保持大脑放松,先口算几道数学题:
(节选,原题里面数学题更多……)
好了,现在请回答一个问题:“想像一个有颜色的工具”!
第二个问题,你先试著在脑中想像一下:有一个玩具熊背对著你坐著,现在你慢慢的靠近它,走向它的正面,你觉得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请从以下 4 个选项中,选一个答案:
1. 它在向你眨眼
2. 它手里拿著棒球棒和棒球
3. 它手里拿著一束花
4. 它戴著墨镜
现在,请回答你脑中浮现的第一个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不服的人看这里
我自己和好几个朋友都做了一遍,发现其实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跟“标准答案”相符。而相比这个号称“很恐怖”的心理测试,更有意思的是一个现象:做“对”的人无一不惊叹“好准!”并且会把所有测出答案跟自己一样的人铭记在心,再跟下一个人惊叹这样的“巧合”;而其他答案不一样的人呢?作为“少数派”gone with the wind……
这让我想起了行为金融学里的“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它原本用来表示投资者过分关注支持自己结论的信息的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对人们的影响也非常普遍。
简单来说,这样的认知偏差表现为:每个人都会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讯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设。无论事实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总是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见、喜欢更能激起自己兴趣的观点,为了它们,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对已有信息进行筛选或者进行片面的解读。
比如相信算命的人听到命理师讲的话之后,常常会把自己过去生活中,发生的和命理师讲述相似的事情,当做算命准确的证据。而我们人类最擅长的工作之一就是:将模棱两可的情况做有利于自己的解释。
心理测试=心理游戏
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心理测试都有着跟“算命”类似的性质,神秘的噱头+诸多的暗示。本文开头的心理测试就是这样,开篇就讲出这是98%的人都会做相同回答的测试,然后煞有介事地给出很多道数学题,很神秘的赶脚有木有?然后就是每道题结束,给出一个“98%的人都会回答的答案”,告诉你如果你不是这个答案,你就是少数人……这么层层“洗脑”下来,你开始对这个奇妙现象很期待,甚至会对别人不符合预期的回答感到失望和扫兴。
而每一道题的所谓标准答案的设置呢,也往最大可能性靠了一下:第一题面向的如果是八零后,很多都会有小时候第一次见老一辈用红色皮套子工具的记忆;第二题也考虑到很多八零后九零后见到戴墨镜的熊的海报比较多嘛,而且还放在了选项的最后一个。当然选到的概率就大啦。哦by the way, 出题人明显暴露了年龄……
唉,有木有发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意思的东西,一但破除了心理偏差这层迷雾,就会有点没劲呢!是啊,真正科学或者真实的东西往往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枯燥”。但认识到“确认偏差”这样的问题,在关键时刻还是非常必要和有实际意义的!
抗病毒新药的“双盲”对照实验
近期出了个网红药——瑞德西韦,传说它是对抗冠状病毒的新型“特效药”。但是实际上呢,它只是美国的一款还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作用还没有被证实,也没有在任何国家作为药品上市出售。所以医院和专家纷纷出来辟谣,此药药效还要留待临床验证;现在已经在患者群体中开启了“双盲”对照实验,让大家稍安勿躁。
咱们这些上过学的孩纸,看见“对照实验”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但是“双盲”却很新鲜啊。
我们知道,进行实验的样本如果自身出现问题会干扰实验效果,所以要将样本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用药、对照组不用药,尽可能地将变量控制成唯一的一个。而且为了避免病人因为吃药与否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应,会给对照组服用一种与药外观一致但没有任何作用的安慰剂,让病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吃到药。这就是“一盲”。
但是更严谨的是“双盲”:在“一盲”基础上,还需要让医护人员也不知道哪个病人吃的是安慰剂哪个病人吃的是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确认偏差”,所有人包括医护人员或多或少都会对“药”有一定的心理期许,那么医生在采取治疗措施、记录临床反应时,很容易不由自主地受到病人是否用药的影响、选择性地滤过或者放大积极反馈——可实际上这药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有可能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出现的瑞德西韦,人们当然迫切希望它能不负众望、真的显现出神效——想想看,它刚被学者提出来可以尝试对抗病毒,还没开始实验呢,就已经在网上被很多人炒作成“新冠特效药”了——人们越希望实验成功,就越容易忽略掉还处于测试阶段的事实……那么要在科学临床实验中做到客观、冷静,就需要慎之又慎、尽可能地克服掉参加实验的所有人的“确认偏差”!
所以啊,很多心理偏差造成的假象并不恐怖,而意识不到偏差得出错误的结论才是真的恐怖。
配图来源网络
戳原文,直接购买「2020品职CF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