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失败之路
第一年,边玩边学?通过是不可能的
我从2015年毕业那年就开始报名注会考试,到现在已经3年。第一年备考的时候壮志踌躇,觉得几门考试虽然别人说难,但是开始的时间早,自己又不算太笨,结果总不会太差吧。临近毕业的前一个月,在看了很多经验贴之后,我把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作为第一年的备考科目,开始了学习。
打印了厚厚的讲义,iPad上也下载了许多教学视频。虽然每天都雷打不动的9点坐在书桌前开始看书,但是学习的效率并不高,热播电视剧、韩综、娱乐八卦,一个热点都不想错过;只要有朋友说出去玩,我也从来没说过“不”,学过的知识点很少回头复习,习题册也不能跟着学习进度做完,直到考前还有一半的习题没做过。
就这样结束了第一年的考试,每门课都差几分没有通过。惨淡收场。
从头再来,止于学艺不精
第二年不死心,我还是报了会计和财务管理。
6月开始,先看了网校的基础班课程并做了讲义上的相关练习,为了防止出现上一年考前发现知识点大片遗忘的情况,每新学一章我都会把前一章的知识点巩固一下,翻翻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重点易错点。因为本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所以基础课并没有像会计一样每章都听完,而是挑了自己觉得不理解的地方重点听一下。
但是这一年我已经正式开始工作,时间和精力并不像刚毕业时那样充沛,学完基础班课程的时候已经9月初了,这时离考试只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网上买了所谓的机考模拟题来做,然后发现虽然时有复习,知识还是有遗忘,会计的长投还是没学明白,模拟题对我来说根本没什么意义。只能再拾起讲义回头复习,这导致了我没有来得及做足够的习题,串讲班也没时间听。
第一天考财务管理,最开始觉得驾轻就熟,题目不难,只是计算量大,做到综合题的时候才发现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前面为了求稳耽误了速度,题目没能答完。第二天考会计,本来觉得这门课虽然自己有学不会的地方,但把自己会做的都尽力做完,结果也不会很难看。但看到题目才发现,自己学得还是太片面太浅薄了,很多知识点都是模糊的,一些大题做到2/3的地方就会卡住。
两次考试过后,我知道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者的经验,而是要彻底反思自己备考中出现的问题,才能避免在一年又一年的考试中蹉跎。
自我评价:量力而行,量力而为
两年的失败教训让我总结出了几点关键,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能避开雷点,一考而过~
用120分的努力达成60分的结果
考试成绩出来后,我认为能低空飘过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都是差了几分没能通过。虽然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的差距,但我知道这不是多一分努力就可以弥补的。财管公式没有背熟,长期股权投资的综合题没有完整地做过一道,概念性的知识匆匆看过一遍就觉得自己记住了,整本书学完也没有建立系统的框架,零散的知识点也懒得去总结整理……想要跨越59和60的距离,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贪多嚼不烂,学会取舍
每年报考的时候我都有很大的侥幸心理,觉得报3门以上才是对注会考试的“尊重”。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和我有一样的心理吧。报了很多门,但对备考时间缺乏合理的规划,报考这几门考试,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到考前要复习几轮?习题和课件应该在什么时候完成第一遍?考前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问题如果都不能答上来的话,我还是建议你下一年还是老老实实地考什么学什么,提前规划复习时间,后期就不会手忙脚乱,女娲补天式复习、选择性放弃学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十道题不如动手做一道
和其他记忆型考试不同,注会考试,尤其会计、财务管理等需要大量做题才能融会贯通的科目,如果只是做老师讲过的基础习题,应付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多做真题,掌握老师的出题特点,辅以适当练习题和模拟题,多练习多总结,建立自己的做题本,经常回顾,然后对照讲义翻看不熟的知识点。长此以往才能对知识点有精准的掌握和记忆,应对考试。
放弃比坚持容易的多,在备考CPA的路上,有的人也许一年就放弃了,有的人5、6年了还在坚持,我们都不想把时间花费在无穷的考试中,毕竟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等我们去体会。那么在考试前,不如想清楚,这个证书对我来说是不是必须的,考试是为了跟风还是充实自己,才能把一时的兴起转化成动力,才能在枯燥漫长的备考路上化压力为动力,最终通过考试。
与学习这条恶龙相遇,是被恶龙杀死,还是放手一搏,选择权都在你的手上。来都来了,何不挣个前途再走。
关于考试有什么疑问,或者未来希望看到什么类型的推文、关于课程有什么想法或建议,大家都可以在后台留言。
2018年还有3天就说再见啦,大家有没有什么新年计划呢?小编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2019一起击败CPA这条恶龙~
路过的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期更多干货分享正在赶来的路上。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