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关于假账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 原创 2019-11-02
  • 脆脆

虚假的会计信息势必会导致企业决策者判断失误,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扰乱经济秩序,所以定期的税务稽查和审计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很多没有接触过实务的同学可能会好奇,假账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小编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带大家看看常见的财务造假形式,以及它们是如何露出破绽的。


案例1

被资产负债表出卖了

2016年,小糕为了让A公司少缴税,采取了少记销售收入、成本正常记录的方法。同时,少记的销售收入计入了关联子公司甲公司的名下。 

这样的“潇洒”日子没持续多久,在年终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看了看资产负债表的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存货这三个科目,造假瞬间无处遁形。


分析

为了隐藏销售收入,部分销售款被计入了其他应收—甲公司的科目下,这样日积月累,其他应收的数额可能会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对会计有所了解的同学可能都知道,“其他应收”这个科目是在主营业务之外的各种应收的兜底科目。如果其他应收款的数额畸变,并且缺乏其他原始凭证的支持,很有可能存在把主营业务收入隐藏在其中的情况。

另一个角度来看,存货和收入的明显不成比例,也能发现纰漏:“毛利率”这个数值的变化体现了A公司的财务造假。一般来说,除非原材料、产成品的价格发生巨大波动,或者销售市场发生变化,否则毛利率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的。在其他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A公司少记收入,正常记成本,毛利率就会偏低。自然是逃不过审计人员的注意的。


案例2

我怎么又输给审计了?

小糕在第一次被查之后,并没有醒悟,反而在造假的路上越走越远,还下定决心要做出“天衣无缝”的假账。


2017年,在吸取了上一年的失败经验之后,她决定把销售收入计入应收账款,这样就变成了,借:应收账款,贷:库存商品。这样既不会体现成本的增加,也不涉及营业收入,毛利率看起来是正常的了。至于应收账款,小糕将应收甲企业的应付账款和应付乙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对冲。

这样看起来小糕比前一年确实有进步,毛利率正常,其他应收也没有畸变。但仔细看资产负债表还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分析

不正常计收入、成本,而直接减少库存商品,就会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前利润这三个金额相较去年而言大幅减少,但是A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一切正常,市场需求没有发生变化。这明显是有隐瞒收入的嫌疑。


上面是从会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下面我们从税法的角度来看。

当期应当缴纳的增值税额=销项-进项。在生产维持正常(进项不变)的情况下,发现A公司的应交增值税反而变少了,很明显是因为少记了“销项税”也就是少记了收入。也是很容易露出马脚的。


案例3

一定要变得更强!

小糕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没想到还是败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2018年,她想到了求助外援小凡。小凡一开口,小糕就知道,这是老江湖了。

小凡建议小糕,想要把假账做得更“真”一点,不能只盯着会计科目做文章。先虚构个合同,然后去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只用花几个点的增值税,就可以少交所得税了。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现金流、合同、发票都有了,是不是很完美?小糕心里美滋滋的。结果年底的时候,又出糗了。问题在哪里呢?

分析

在造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合同、发票和现金流三项都能够一一对应,就必须通过“银行存款”这个科目完成交易。小糕找了小凡去税务局代开发票,也就是说需要小糕先打款给小凡,然后小凡去开票。但是这笔业务并不真实存在,所以开票之后小凡又把钱打回给了小糕。钱转了个圈,又回来了。只要查一查两个人的银行账户,一切都无所遁形了。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而虚构的,现实生活中的造假通常会更复杂,甚至会有银行介入配合造假。造假也会引起贷款逾期、资金链裂,爆发财务风险,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都造成巨大损失。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