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 务 ·
财务学什么,学会计么?对,也不对
首先我们来看看财务,这个在CFA一级中一门独大的科目,在二级中的占比依然“耀眼”,基本上会考3-4个case。
财务的全称是财务报表分析(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顾名思义,我们站的角度是分析师,而不是会计师。
会计师的职责是根据会计准则,利用借贷记账法,编制出财务报表。而分析师呢?是对已经编制出来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预测。那是不是说,分析师就不用学习会计知识、了解会计准则了呢?相信大家经历了一级的洗礼,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NO!
究其原因呢?其实就六个字:做到心中有数。
经常看到这样的逻辑:路人评价某小鲜肉演技太差,然后被小鲜肉的粉丝怼“你这么会BB,咋没见你去演戏呢?”潜台词就是,“你没演过戏,你就没资格说我爱豆的演技差,哼!”这逻辑放这里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但对于分析师来说,还真的算对。
虽然分析师不需要自己亲自去编制财务报表,但起码得知道编制的逻辑和原理是什么。不然的话,迟早要被坑。说得再好听一点,分析师需要了解会计准则,但又要高于会计准则。因为会计准则的出发点是防止有人弄虚作假,“可靠性”是第一位的,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该项业务的经济实质。
所以分析师需要站在经济实质的角度上,调整一些财务数据。这估计是CFA协会最爱的考点,没有之一。
另外,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相对好的和相对坏的。投资也是一样,没有绝对好的股票,也没有绝对差的股票;只有相对好的股票和相对差的股票。分析师的职责就是选出相对好的那一个(也有可能是相对差的那一个),这就需要比较两者的财务数据。
假如我们需要比较两个公司的净利润,是不是只用看哪个大哪个小呢?当然不是。如果一家公司是采用美国准则,另一家公司是采用国际准则,在不同准则下得到的数据完全没有可比性。此时需要分析师将它们的财务数据调整到“同一维度”上,这样才有可比性。
因此,对于财务这门课,考生需要掌握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财务数据所造成的影响有哪些,并在此基础上,站在分析师的角度将单纯的财务数据调整成可以反应经济实质的指标。在二级,有三大项经济业务需要考生掌握,这些财务这门学科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果在备考过程中,有种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智商的感觉,一定不要放弃,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二级财务的知识框架
相比一级琐碎的知识点来说,二级的框架结构明显清晰一些,它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分别对三种复杂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一章:公司间投资,即一个公司买了另一个公司的股票或者债券,这一章以股票为主。比如,公司A买入公司B 5%的股票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如果买入40%的股票,应该如何处理?如果买入90%的股票呢?
第二章:养老金。我们知道退休后福利,也就是养老金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DB,一个是DC。DB更为复杂,所以协会考的也是DB。这部分的内容不但涉及资产负债表,还涉及到利润表,以及报表的调平项,所以一定要对报表项目的勾稽关系特别熟才可以。
第三章:外币会计。假设一个公司有子公司,则需要合并会计报表,如何合并呢,这是第一章要解决的问题。但如果这个子公司是一个国外子公司呢?它与母公司使用的货币不相同怎么办?此时需要进行货币转换,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汇率进行转换?是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还是报表日的汇率,还是平均汇率?
第二部分是我们学习财务这门课的终极目标——分析财务报表。
这一部分可以考得很难很灵活,但是由于考试时间、考试方式的种种限制,使得这部分的内容没有办法考得太难。它包含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
第四章:评判财务报表的质量。这里主要是评判利润的质量,很多知识点与一级很类似,但也有新增的内容。
第五章:用案例的方式介绍了报表的分析方法。这部分内容看起来很复杂很多,但考起来却比较简单。它的难点在于需要综合运用一级和二级的知识,如果考生对知识掌握不牢,或者遗忘内容较多的话,可能学起来会比较困难。
· 权 益 ·
如果说一级是得财务者得天下,那么到了二级则是得财务和权益者得天下。在二级,财务终于遇到了竞争对手,那就是权益,它的在考试中的占比大概是20%-25%,即4-5个case。
权益有一个特点,就是学起来简单,但考起来难。原因就是坑很多,细节也比较多,如果一个坑不小心踩进去了,耗费大量时间来计算的结果还是个错的,这就比较悲催了。所以这门课必需要多做题,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一眼识“坑”的目的。
二级权益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估值”,所以它的框架结构也很清晰。围绕着估值的问题,这门课的内容分为八章,四大部分。
二级权益的知识框架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它讲的是估值的基本原理。
实际上就是对后面内容的总述,其目的是让考生对这门课的内容有一个大体上的印象,所以这一章并不是重点,了解即可。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它主要介绍了估值的基本方法——现金流折现模型。
该模型包括两个方面,即现金流和折现率,因此,第二章着重介绍了如何估计折现率,第三章则介绍了如何估计现金流。在实际工作中,要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需要用到excel建模[b1] 。但是,在考试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考试只会让考生对某一个财务数据进行预测,比如预测明年公司的收入,或者COGS等。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章的内容,它们是用于估值的四大模型, 分别为:DDM(股利贴现)模型、FCF(自由现金流)模型、乘数法和RI模型(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这四大模型绝对是考试的重中之重,细节很多,更坑爹的是,它们与财务的知识联系比较紧密。考试中,经常会给出部分财务报表,要求考生自己找出需要的数字进行计算。
第四部分即第八章,它是针对非上市公司进行估值。
其估值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只不过基于非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它与上市公司是有区别的,我们应该着重掌握这些不同之处。
二级其他科目介绍,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