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想借用品职的经典表达来开启对于CFA备考的心语:努力的时光都是限量版。
先看看我自己的标签,“跨界”“大龄考生”“忙碌的单位小领导”。
本科学的是国际贸易,曾经以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其实只是差两个字。但是,当开启品职课程的时候,我发现这两个字意味着太多。
FSA的内容,学过一小部分,但非财务专业,学的只是皮毛,更何况还是十几年前的记忆,基本都还给了老师。除此之外,一开始可能有好感的只剩道德了。因为其他科目一无所知。
看一下成绩,虽然说,离9A的学霸相距甚远。但作为一名跨界的大龄考生,自己对于成绩总体还算满意,值得回忆和唠叨的很多。
确定目标,选择方法,注重效率
了解金融知识+参加CFA考试,是我的目标。
得益于自己确实想了解这个行业(并非是在朋友面前去吹牛得瑟的那种),所以必须要能沉下心来好好学习。虽然平日里和英语打交道较多,但面对原版书满屏的字母,自己着实很心急。
偶然的机会,听到何女神的讲课后,一下子认准了,就是她了。一名好老师带来的力量,不只是为了考试本身。
从小一直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老师,一直认为一名好老师会带动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参加品职的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点。
学习Ethics的时候,需要了解很多案例背景,包括不同的金融从业的岗位。这些岗位于我或许是陌生的,但通过何女神故事般讲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图谱很清晰,同时抓住各个Standards的要点,掌握细节和区别之后,相对轻松地拿到了A。关键Ethics只是匆匆听了一遍,关键Ethics占了很大比例。
这里强烈推荐何女神的喜马拉雅道德电台,多听几遍,想不拿A都难!
【播放量满50W发福利啦】2018.6 CFA倒数5周:闭着眼睛学CFA道德重启更新
一定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不要为了速度而学习
首先,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进度而拼命刷视频课。
财报的学习,就是很好的例子。看着日子过得飞快,学习进度很慢,1.5倍速疯狂看完3个R的视频后,转身再来做题。差错率高得怀疑自己智商。几乎接近零基础的财务知识,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和见识。本以为自己看明白的,也就真的只是“听懂而已”。
听完一R刷一R,才是真正的效率高,自己明白有哪些知识点并没懂。财务的题很活,抓住核心、留意细节、多刷题,A是逃不掉的。数量、固定收益的题相对很常规,明白出题招数后,也容易拿A。
不能一知半解
其次,除了课程之外,特别心水的,是答疑环节。题库中的每道题,都可以提问,也能看到别的同学的提问与回答。
于我,一个是对于题目中英文词句的理解问题,另一个是解题思路的问题。但凡有一点吃不准的,便会去查看中文讲解,确保自己的理解没有偏差。还有经典题的讲解,是在最后时间理清思路的高效率环节。
一定要刷题
最后,除了刷题,还是刷题。刷到一看到题,就知道会问为什么。事实证明,这是走入出题老师内心世界的好方法。只是自己时间安排的问题,有几门课只做了一遍经典题。
遗忘曲线与时间安排
十门科目,真的很多。刚学完一R,刷题库时,正确率有时能到90%。但三门科目过后,发现自己真的是年纪大了,居然很多知识点记不住了。
经历了三天绝望后,马上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继而投入到强化班加深记忆。框架笔记随身带,没事多翻翻,容易忘记的地方全都贴好了标识。
一级的知识点很多很散,连在一起记忆会好很多。此外,对于众多公式,采取理解的方式记忆,实在记不住的,考试当天强行背。
说到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早上五点半的闹钟。上下班路上、走访客户的路上,都是看视频的时间,以至于地铁坐过头,已是家常便饭。
作为国企的小头头,公司里负责部门的审批,基本在办公室的时间,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看书。每天工作努力的目标是:晚上早点回家看书。12月份是传统的旺季,以至于在考试前,只请了一天假复习。
考试那天
莫名地没有被闹钟叫醒,睁眼已是七点半。好在家住考场隔壁,八点已进入考场。感叹自己动作之快之余,对于习惯于按计划执行的自己,内心还是多了份紧张。考试前几天,最好还是保持充足睡眠。
做题时,我并没按照试卷的顺序,而是按照自己的喜(shu)好(lian)度。并严格控制答题时间。上午余了近半小时,下午余了一刻钟。
写在最后的话
临近考试前,有好多次想放弃的念头。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来挑战自己的记忆边界,是否值得。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有意思。
好在努力不负时光的荏苒,不去尝试怎知自己的爆发力能有多强。跟着二老,你所有的努力都会被看到。离6月的考试越来越近了,赶紧搭上品职的通关列车,向通关迈进吧!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