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开学季来袭,考CFA的你备好教育经费了吗?|品职深夜谈

  • 原创 2019-09-15
  • 隔壁班小妞

|品职深夜谈|

开学了、教师节也过了,关于教育的话题还在继续。前些天网上流行一个小视频“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负重前行”,戳中了很多人的痛处,直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一生,直到老去之前,我们都在艰难地向上爬,稍不用力就会被抛下、落入深渊前功尽弃……

——图片来自爱奇艺视频截图


我们从学校教育一路走来,摸爬滚打终于上岸,还在喘息中就又开始继续接受社会的再教育。相比之下,考CFA已经算是咱自发自愿或者至少是自主性很强的了……很多时候,受教育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是不得不做出的投入。

◆   ◆ ◆   ◆


你有教育焦虑症吗?

这是一个全民都在教育中奔跑的时代。原先最主流的十年寒窗、高等教育之外,又有了各种大人的在职教育、小孩的学前教育课外教育等等等等。无处不在的危机感,使得“教育”从过去象牙塔中的圣器变成了与现实息息相关、充满各色烟火气的一个热词。通过它人们想得到各种名利场的入场券、通过它人们想要实现阶级的跨越、通过它人们进行着更高逼格的炫富——据说现在同学聚会中探听家底儿已经从问“你家住哪儿”改为意味深长的“你家娃在哪儿上学”了……

当然了,没娃的同志还不用操心娃在哪儿上学的问题,可也免不了思考自己得学点啥、加入哪路考证大军、本科学校不大好是不是“镀”个在职研呢、身边同学同事有没有GET到啥新技能啊等等。但是自己给自己鞭策并真正执行下去还是需要超强意志力的,很多时候都是听着感动、想着激动、放下不动。要不怎么梦想只能靠“万一”、“平凡”才是主旋律呢!


还有的同志把梦想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能实现自己未竟之志。这个似乎做起来更顺手一些?Push别人总好过勉强自己嘛。


今年流行一个词叫“鸡娃”,其实是一个动词,就是打了鸡血的家长拼命地给自家娃上发条、加饲料,目的就是催生一只人人肃然起敬的大牛娃。


这个圈子里有个网红妈妈叫“肥肠妈”,她家孩子“肥肠”在她勇猛的鸡娃力度下,成长为鸡娃圈鼎鼎大名的神娃:五岁半已经学完全部小学数学、掌握四千多英语词汇,进入人大附中“早早培”班……敢问现在咱们这些经过十年寒窗甚至名校出身的同志们,有多少小时候有这个水准的?去年9月国家还提出了高考语文改革,大幅提高对阅读量、知识面以及阅读速度的要求,立志“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面临着如此强大的竞争压力和高标准严要求,现在的孩子真的是越来越难了。踮脚效应让你不“鸡”都不行。 

而筛选出来的一茬茬牛娃也越发的“后生可畏”,不要以为以自己现有的知识量和生活阅历,就能躺着吃老本儿,以后的孩子,随便一个中学生的阅读量和理解水平都能超越咱们这些“曾经”的大学生。随着退休年龄的推迟,年龄隔再远,在职场上都有可能与这些超级后辈们短兵相接,你还咋对人家 “倚老卖老”?在家庭中面对自己的孩子、年轻一代,你还能咋个“语重心长”?


所以啊,再怎么笑称“佛了”却还是不甘平凡、不愿被人无视的我们,永远奔跑在不是鸡“娃”就是鸡“自己”的双车道上。


教育带来的“贫困问题”

即使对自己、对下一代都有着深深的教育焦虑,但是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表现就差得远了。很多人对自己不舍得教育投入,却对下一代下得了血本啊。


如今尽管贫富差距很明显,可在教育开支上,所有人无论贫穷富有,都会无比一致地产生深深的匮乏感。


哪里有恶性竞争哪里就有非理性的疯狂。就不说富人圈,给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在普通人阶层就已经很吓人了。

总是看到知乎上动辄年收入上百万的中产因为有了娃,尤其是开始全方位立体式“鸡娃”以后,立即迈入赤贫,各种哭穷比惨此起彼伏。有人觉得这就是“编”乎的故事会;有人觉得太矫情:年入百万却比照着年入千万的消费标准;更有人觉得一个人成才的因素太多了,学习禀赋更多是天生的,这么玩命“施肥上药”有必要么……


小妞过去也是带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情:不信+不屑。可自从自己也有了娃,突然发现过去考证花的那点钱算什么啊!说别人的话自己完全可以对号入座了,活脱脱现实版“终于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身边很多朋友也是,就不说怎么卯着劲买学区房了,上个幼儿园随随便便带个“双语”“国际”就一个月小一万;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改以后国家又不让学校教太多东西,怎么办,早早放学疯玩了?还是得课外补,一节英语启蒙还是线上的百元打不住,一节数学一对一课程500……别家孩子都钢琴绘画跆拳道,自家娃也不能一无所长吧,跟艺术一沾边更是带着仙气儿的“贵”!很多人都列过账单,看着很夸张,实际真有这样的……

——图片内容来自知乎


说到这儿,对下一代的教育仿佛成了一件定制型奢侈品,只要你舍得投,多少钱也能花出去;至于到底能学到多少另说,钱得先花到了,才能问心无愧。想想看,当初对自己投资生怕亏本、一毛两毛地算值不值;可轮到对孩子的投资真是不遗余力。为啥?大概是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平凡再延续到下一代身上吧。既然自己错过了太多“一切还早”的时光,就希望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拥有更高的起点、比别人爬得更高、跑的更快。


教育投资意味着什么

回到咱们开头说到的那段视频,大家可能有注意到在艰难往上爬的人们身边有直升机飞过,这些也许就是人们总会说到的官二代富二代等等幸运儿吧,可他们的直升机也不是凭空来的,是父辈或祖辈付出代价挣来的;又或许是另外一些人,不甘于跟着所有人一起重复艰难的爬行之路,而多付出了思考与行动独辟蹊径所得到的呢?

这个世界,问“凭什么”的人很多,而愿意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并不多;浑浑噩噩、跟着所有人一拥而上的人很多,而愿意给自己机会多一些思考的人并不多;不愿平凡的人很多,而努力克服“凡人都有的毛病”的人并不多……这,其实也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另一个方面:“普通人”会把最“普通”的一面呈现在孩子的成长面前,印随学习的力量是强大的,你想让他不“普通”都难。


我们多么希望给下一代一架直升机,这形成了我们总是感到缺钱的强大压力;与此同时,我们希望在自己身上尽量省下,省下时间空间和金钱,留给孩子更多的投资资本……可是,最用心最深情的教育一定是将自己也植入成长的土壤,把对阳光雨露的吞吐、对呼吸与生命的理解悉数带给孩子——榜样的力量、平等的陪伴,超越花钱投资之上。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懂,这话是真理:你早上喜欢赖床,孩子就会养成睡懒觉的习惯;你总是刷手机,孩子也会总嚷嚷着看手机;你捧着书看,孩子也会对书感兴趣;夫妻俩都很自律,并且总是处于学习状态追求自我进步,孩子也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花再多钱投资到孩子身上,也不要认为他就应该做到。


开直升机扶摇直上需要钱,也需要驾驶技术的吧?否则开跑偏了毁灭的更快。


所以,教育投资不仅仅意味着花钱,还意味着更多的思考、自省与分享。


如果您问我,会不会选择鸡娃?我一定回答会的,因为我不愿让孩子浪费任何一种可能性;如果要制定家庭教育投入的预算,我想我也不会多么无私,因为要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鸡娃”型家长啊。


小伙伴们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是怎么看的呢?赶紧来留言分享一下吧!

◆   ◆ ◆   ◆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