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证监会的统筹下,2025年1月17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
首批《指南》包含“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结合上市公司重点难点问题和现阶段实践,为上市公司提供细化工作指导。
这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国九条”部署的贯彻落实,来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
今日重磅福利
财政部/三大交易所/ISSB/GRI/CASS……
扫码回复【重磅指南】即可获得
(内部学员联系专属辅导员即可)
2024年4月12日,沪深北交易所曾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指引》系统规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相关披露要求。随着《指南》的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在推进过程中,交易所将持续总结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优秀做法,不断强化对《指引》与《指南》的动态评估,使规则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切实增强规则在实际执行中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最终助力上市公司达成高标准实践与高质量信息披露的目标。
《指南》“第一号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
对应《指引》的“第一章总则”及“第二章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
明确了议题识别和重要性分析的工作步骤,涵盖:
构建信息报告和监督机制;
开展“四要素”分析的参考方法或示例;
明确了影响重要性和财务重要性的评估流程
《指南》“第二号应对气候变化”
《指引》全面覆盖了ESG重点内容,其中应对气候变化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所有ESG议题中占比最高。
需要强调的是
《指南》强调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在开展双重重要性评估分析方面,《指南》阐述了如何从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两个维度,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重要性进行识别与分析。
针对如何更好地运用四要素披露框架,《指南》给出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框架搭建建议,清晰明确了“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这一四要素披露框架。
《指南》突出中国特色的通识
充分与国际接轨
在气候相关风险识别方面
在温室气体范围三排放核算方面
《指南》参照WCBSD建议的15个类别,即涵盖从类别1外购商品和服务到类别15投资的这15个标准类别,指导公司开展核算工作,从而使公司与国际主流的核算方式保持相同口径。
《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参考
报告编制说明
公司基本信息
议题重要性评估
公司ESG治理安排
公司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报告、监督与考核机制
环境维度议题
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合规管理、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循环经济等议题的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等内容的披露
社会维度议题
员工、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创新驱动、科技伦理、供应链安全、平等对待中小企业、乡村振兴、社会贡献议题的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等内容的披露
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维度议题
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反不正当竞争议题的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等内容的披露
ESG数据表和附注
对标索引表
第三方鉴证/审验报告(可选)
现在加入即领
【100份各行业最新ESG报告合集】
+
【各大行业ESG白皮书合集】
+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必备实操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