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在上周过完元宵节,我们也算正式过完了年,各位学生党,在职党以及其他各种党现在也都差不多回到自己的岗位了。
感觉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十五也就是一眨眼的事情,这个年你过的怎么样呢?今天的深夜谈,小编就和大家来谈一谈我们的这个牛年春节。
今年的春节黄金周与往年不同的点在于,有非常多朋友仍然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选择“就地过年”,让很多大家庭少了往年的浓浓年味。从一屋子人过年到“一个人过年”,你是否是这年轻人中的一员呢?据报道统计,今年“就地过年”的群众高达了1亿人,所以“就地过年”的你并不孤单哦。
没有了飞飞飞的选项,今年其实大部分就地过年的娱乐活动就包括了市内短途游玩,看电影,滑雪,逛公园,学习(对,你没有看错,优秀的学霸们依然没有停止学习)等。特别是看电影这个活动,小编不得不提一下, 今年的春节档总票房早在2月17日就累计78亿元,观影人次1.6亿,中国制造的电影展主打。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样的票房创造了中国影史上春节档累计票房和人次的新纪录!《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等电影你们有去看吗?
小编还想记这个机会和大家谈一谈春节黄金周理智消费的事情。那当然,土豪朋友们可能说,我有钱,我高兴,我爱咋花咋花!那是完全没问题的事儿。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理性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细数一下理性消费这个概念给大家带来的冲击,上一次猛烈冲击可能是在几个月前的“双十一”。从“姐妹们,现在还很早,快买起来”,“不要睡了,醒醒”到“尾款人”,“别问,问就是剁过了,在吃圭”等字眼,也就是几天的事。有多少剁手党们在付尾款的时候,差点哭晕在厕所。买买买的背后,又伴随了多少后悔呢?同样,春节期间,小编相信类似的情节又多多少少再次上演。
因此小编来和大家聊聊一些经典的行为金融常见偏差 (behavioral financial bias)。虽说这些行为偏差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释金融市场上的非理智性,和一些令人不解的决策规律,但这些偏差在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小编认为最普遍的行为偏差是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也在春节的消费中体现地淋漓尽致。心理账户的主要意思是,除去钱包里面现有的钱或者银行卡的账户之外,消费者会有一个心理账户,把不同的钱归类。比如说每个月辛辛苦苦挣的工资为一类,一年到头的年终奖为一类,收到的压岁钱为一类(可能很多朋友已经早已经在往外发压岁钱了)。对于每一类的钱,消费的心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工资的钱每分都在精打细算,但年终奖的钱就随意花花,被坑了也一点不心疼,像彩票的钱啊压岁钱啊就更加不当钱花了。虽然这样的消费习惯,在你自己看来可能是效应最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了,但其实并不是最理智的。不管是哪一类的钱,理智来看,都应该是同一标准衡量哦。
第二类普遍的偏差是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这点其实简单易懂,产生的原因在与主观认为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大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但主要问题在于大部分人并不承认存在这样的偏差。最简单的也是被强调过很多遍的一个例子,调查显示大约70%的人觉得自己的驾驶水平是超过平均的。这个明显是存在认知偏差的,有20%的低于平均驾驶水平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是高于平均的。另外比较常见的跟春节相关的例子则为,“拿完年终奖,我辞职过后一定能很快找到一个比现在更好的新工作”,“打麻将下一局我一定能自摸”等等。虽说打麻将这类事情主要是娱乐为主,但大家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判断,不要盲目自信呢。
其他常见的行为金融偏差还有很多,比如说锚定效应(Anchoring Bias),也就是说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先入为主,过于看重最初获得的信息并容易被其所左右,并之后的事件跟其做对比。还有自利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讲的是人们容易产生“好就因为自己,坏就是因为他人”这样的利己心理等等。
在不管是投资决策还是日常较重大消费决策中,大家还是要知道比较容易扰乱你思路的一些行为偏差,来避免像双十一,春节等时候的冲动消费哦~等到后悔就迟了!
今天的深夜谈就到这了,这里小编还是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牛年一切顺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