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伯恩_品职助教 · 2021年05月21日
嗨,爱思考的PZer你好:
同学你好。这里另类的角度是说risk factor model 可以非常细致得把收益分解到单个因素上面,所以可以根据投资者想要的风险因子来投资,所以是更适合投资者要求的。所以在几个方法当中就是最好的。
isk factor-based approach为什么能配置的资产更加灵活呢,举个例子,如果想mock创业板指数,其中指数的股票里有些流动性很差,买不到,而且就算买到了,以后不想要了,再卖掉也很会很难。这样这个资产相对不是那么的“完美”对吧,但是我又想mock创业板指数。怎么办呢?risk factor-based approach就派上用场了。做一个类似这些很难买到的指数里的个股的risk factor 。(例如这个买不到指数里的个股是小股票c,受小市值因子影响很大,就做多一个小市值股票同时做空一个大市值的股票,模拟出c股票的类似走势,即使没有买c股票,但是想要的结果达到了,用的risk factor approach模拟的结果涨跌和c股票都差不多)这样下来整体能mock创业板指数,而且持有的资产剔除了创业板指数中的流动性差的风险,是不是更加健康了呢。我这样解释是不是清晰多了。
----------------------------------------------努力的时光都是限量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