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努力学习的PZer你好:
1. 这个其实是比较好理解的。咱们来看这个图,纵轴代表价格P,横轴代表Y,这个Y可以是国民收入,也可以说是产出,它从需求角度说是国民收入,供给角度说是产出。
当总需求增加时,直接表现为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P上升,需求曲线就会由D向右移动到D’;当总供给增加时,直接表现为产出Y的增加,供给增加了相应的P也会下降,供给曲线就由原来的S向右移动到S’。
这个理解起来应该不是很难,也很好记,属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
3.我先来简单说一下固定浮动汇率制度,这个知识点是属于国际金融的部分,在课程的第九章和第十章,同学可能还没有学到,这块先简单了解一下概念。
浮动汇率制就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根据供求关系自由波动的汇率。当供过于求时,汇率就下浮;求过于供时,汇率就上浮。
固定汇率制是国家间货币采用固定兑换比率进行交换的制度,汇率波动被限制在一定的幅度内。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有义务通过货币供给的收缩和扩张来维持既定的汇率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爬行钉住汇率制是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折中,平时汇率是固定不变的,但视通货膨胀的程度而定,必要时可每隔一段时间作微小的调整。
2. 这会咱们来说实行单一目标制的条件为什么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或爬行汇率区间制度。单一目标值就是把通货膨胀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如果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那么货币政策也要考虑到维持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这个目标,就不能实行单一目标制度,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也就不用考虑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了。
4.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就是我国的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进行外汇市场的干预,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方向发展。
5.内生性的“内”其实是指经济体中的实际变量,也就是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等这些,外生性的“外”指的是货币当局的的政策干预、调节、影响等。
6.银行信贷规模指的是商业银行的对外放款的规模。直接融资是企业直接通过股票、债券等融资方式,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不通过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进行融资,所以通过商业银行进行的存贷活动都是属于间接融资的。看看同学是不是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概念掌握的还不是很好,或者是忘了,可以再复习一下。
7.为什么曲线在潜在产出之上就是通货膨胀?产出多企业不应该卖不出去东西,价格下降吗?
市场中的总需求是有限的,当产出超过了潜在产出,也就是超过了充分就业下的产出,这时候产出已经超过了社会的总需求,卖也卖不出去了,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8.利率走廊
利率走廊主要是中央银行为了控制短期利率的波动而设置的一个操作机制。具体操作机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创设贷款便利工具和存款便利工具,这个利率肯定也是由中央银行定的,这样中央银行就方便将货币市场利率控制在目标利率附近。围绕目标利率,在贷款便利工具和存款便利工具之间就会形成一条走廊,这个走廊中间的利率就是商业银行的同业拆借利率。
9.金融市场分割理论
金融市场分割就是资金在不同期限的市场之间是不流动的。比如长期投资偏好者就会只进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偏好者只进行短期投资。
那么金融市场分割理论它可以解释三个现象。第一个,因为短期和长期之间的不流动,所以短期市场决定短期利率,长期市场决定长期利率,这两个市场的利率决定互不影响,那么短期利率的上升不能推导出来长期利率也会上升。第二个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如果人们对短期债券的需求多,那么根据供求原理,短期债券的价格就会提高,我们知道债券市场的价格与利率是呈方向变动的,价格越高,利率就会越低,所以就会造成短期市场利率小于长期市场利率,那么也是意味着期限越长利率越高,那么收益率曲线就会向上倾斜;反之,当人们对长期债券的需求增加时,那么远期市场的利率就会小于短期市场的利率,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收益率曲线呈现不同的形状。第三呢,就是在经常情况下,都是远期利率要大于短期利率,也就是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这个呢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人们都是风险厌恶的,期限越长风险越大,所以人们都偏好于短期债券,那么对短期债券的需求就更大,根据第二点我们可以知道,需求越大,价格越高,短期市场利率越低。
这个就是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原理,看看同学还有哪块不太清楚地地方。
----------------------------------------------努力的时光都是限量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