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金甲的猴王 · 2016年07月03日

《变革中国》问题三:分权、集权

分权的过程是联邦化的过程,联邦化过程中有财政联邦化和权利联邦化。后者迄今我也不认为有变化,这是我不同意书中用分权作为动机来解释各类现象的原因。而财政联邦化集中体现为税收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比如90年代初的税制改革,实际造成了税收集中于中央政府,这实际不是财政的分权,是集权,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效果看,90年代以来明显不错。因此,也可以想,经济发展角度看,是不是集权一定弱于分权,分权是否一定好于集权,如果各有所长,那能够扬长避短的背景和机制是什么?


群主说:还是丁一同学的问题,我引《道德经》的第一句敬高人高问——“道可,道常,道非。”


(公告:参加品悦读书会的小伙伴,第一次作业是阅读《变革中国》这本书,并且在官网上有问必答上回答提问。)


金甲的猴王 · 2016年07月03日

更正,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

1 个答案

飘雨cc · 2016年07月06日

     请让我说一说《盐铁论》,《盐铁论》是西汉时期,中央政府最高等级的关于各项国策的辩论记载。主要围绕盐铁是否需要国家垄断经营。儒生一方认为,需要废除。而御史大夫一方,认为国家要集权发展商业,也就是需要盐铁专营和均输。但千万不要认为儒生是腐儒,认为人民只是务农。其实儒生一方还认为,国家垄断经营劳民伤财,应该分权,还权于民,还代表了小商贾地方豪强等利益团体。

     大夫一方认为,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商业需要国家主导,需要集权。盐、铁、均输,万民所载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也。儒生一方认为,外不鄣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要分权,从计划经济转为自由经济。

    最终,汉帝罢黜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汉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从集权到分权,让经济更好的发展。我说这个是想说什么呢,我只是想说,原来汉初的时候,市场的力量很弱,集权能更好的增强国家实力。后来,集权严重影响到了地方经济势力,集权体制逐渐僵化,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分权的呼声越来越大,就像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一样。

     所以,集权和分权是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当社会需要集权时,就集权。当社会需要分权时,那就分权。两者互补共生,扬长避短的诀窍就在于从客观方面,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时机。至于如何得到客观的需求,古人可以凭借大辩论来明白道理,我们肯定不会差吧。


  • 1

    回答
  • 0

    关注
  • 554

    浏览
相关问题